玻璃钢分类
玻璃钢厂家
- 郑重提示:高品质的玻璃钢永远不是最低价。
- 【加微信时须说明您的单位名称和手机号码】
- 131-9671-3587(推销勿扰。不接同行业务)
- 主要为长三角地区提供玻璃钢防腐制品定制
2016年是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,全省水利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,认真遵循新时期治水方针,积极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各项工作,取得了明显成效,为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。
防汛抗洪取得全面胜利。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,今年太湖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,苏南运河、水阳江及秦淮河流域发生超历史洪水。全省上下快速反应、积极应对,凭借较为完善的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体系,依靠科学组织与优化调度,得益军民联防和群防群控,夺取了防汛抗洪工作的全面胜利,全省无一人因灾死亡,无一重点水利工程失事,重要基础设施运行基本正常。今年实现减淹耕地210.5万亩,减少受灾人口54.6万人,防汛防旱减免灾效益98.5亿元,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。水利投资在稳增长、调结构、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,截至目前,全省水利完成投资114亿元,占年度94.5%。国家考核江苏中央投资计划完成情况继续排在全国前列。太湖治理新孟河工程全面启动,新沟河工程基本建成。长江治理新济州河段、老海坝节点、天星洲汊道段河道治理工程基本完成。新一轮治淮主体工程入江水道、分淮入沂、洪泽湖大堤加固完成,川东港全线通水。沿海水利泰州引江河二期工程基本建成。黄河故道综合开发中泓贯通工程全面完成,徐州市大沙河整治全面实施。各地灾后水毁工程修复、区域治理、城市防洪等工作有序开展。
污水池防腐。为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提供坚实水利保障
农村水利建设成效明显。围绕促进新农村建设,我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。截至目前,完成投资108.46亿元,占年度计划任务的98.8%,统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2万亩、旱涝保收农田130万亩、节水灌溉面积288万亩,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4.5万亩,为农业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解决211.41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,基本实现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目标。完成4730座农村桥梁建设任务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。制定丰县湖西片区“十三五”整体帮扶规划及2016年实施计划,各重点项目有序推进。出台《江苏省水库移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》,在经济薄弱移民村开展精准帮扶。
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。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,我省在国务院考核中连续三年获优秀,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。《江苏省节约用水条例》5月1日正式实施,出台计划用水和用水总量两个管理办法,建成6个省级节水型示范区,创建节水型载体205个、第二批节水教育基地15个,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。强化水功能区管理,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加强全省水功能区管理工作的意见》,启动23个乡镇水源地达标建设。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,严控入河湖排污总量。水生态文明载体建设有序推进,新增5个国家级江河湖库水系连通试点,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家,“美丽库区 幸福家园”22个,累计建成一批“水美乡镇”“水美乡村”。
河湖工程管理不断强化。推进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,落实调水引流、藻草打捞、湖泛防控、生态清淤等水利措施,太湖连续8年实现“两个确保”目标。深化河湖管理创新,成立省洪泽湖管理委员会,开展洪泽湖网格化管理试点,各级“湖长”和网格长全部到任,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基本完成。加强河湖空间管控,支持各地开展退圩还湖、退田还湖还湿,滆湖等9个规划获省政府批复,规划新增自由水面近250平方公里。制定从严的非法采砂行政处罚适用标准,深入推进“两法衔接”,开展“利剑2016”专项执法行动,长江及洪泽湖、骆马湖采砂总体可控。推动水利工程精细管理,出台《江苏省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》。
全面深化改革稳步开展。“河长制”管理不断深化,制定管理标准化指标体系,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有序推开,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》,建立省领导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,在75个涉农县开展乡镇(灌区)试点,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729个,管理面积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14.3%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事项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扎实开展,初步构建河湖与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制度和标准体系,完成13个省级试点任务,13个设区市、86个县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协调推进机制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,水行政审批、水利投融资、建设管理等改革有序推进。
2017年,是全面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,是加快灾后治理、补强水利短板的紧要之年。今冬明春和2017年水利建设工作将深入践行新时期治水方针,以加快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为重点,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;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关键,补齐农田水利设施短板;以兴水惠民为主线,推动民生水利工程实施;以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为抓手,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;以河长制、农业水价、河湖工程管理划界确权等改革为动力,激发水利发展新活力。开拓创新、扎实进取,推进建立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, 全力提升水利综合保障水平,为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基础保障。
污水池防腐。为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提供坚实水利保障